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打印(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一浅小亚下
•
2025-01-07 11:48:03
摘要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及注释:孔子说:“学习并及时实践,不也让人愉悦吗?朋友从远方...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及注释:孔子说:“学习并及时实践,不也让人愉悦吗?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这一则中,孔子强调的是学习的重要性,要把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同时也强调了朋友相聚的重要性以及要保持君子的风范。
第二则:子谓子路:“器不必常,量不必多,惟义所在。”
翻译及注释:孔子对子路说:“所需的器具不必常备,需要的数量也不必过多,只要考虑到义就可以了。”这一则强调的是做事情的态度,要以义为准则,不要太过追求物质的满足,只要简简单单,但必要的东西是不可少的。这也是孔子所倡导的中庸之道。
第三则: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及注释:孔子说:“君子胸怀开阔,小人忧心忡忡。”这一则强调的是人的心态,君子的胸怀开阔,能容纳世间万物,心境平和自然,而小人心胸狭窄,忧心忡忡,时刻担心自己的得失。孔子倡导的是心态的调和,以达到一种平和的境界。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