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协定存款利率基准利率(2020年协定存款利率:利率调整现状)

利率新政,协定存款告别“基准利率”
在2020年10月相继印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资金转移业务及加强透明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中,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表示,将把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改革为以LPR为基准,形成LPR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差。
这一改革显然对协定存款的利率产生了影响。近期,银行纷纷推出协定存款产品,并将利率与LPR挂钩,实现协定存款利率的灵活调整。事实上,自2020年3月起,协定存款已经将LPR作为基准利率。2020年以来,随着LPR连降,协定存款利率随之下降,不过,受加息预期等因素影响,调整情况并不完全一致。
协定存款利率调整频繁,复杂原因需谨慎分析
作为近年来较为受欢迎的理财方式,协定存款因其较高的预期收益率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其利率调整频率较高,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诟病。假如说,按照3月前“基准利率”为基准时,协定存款的利率变化是一次性的,或者少数几次,那么自LPR作为基准后,协定存款的利率变化就显得更为频繁,这无疑会给投资者带来不小麻烦。
而协定存款利率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首先是LPR本身的调整,今年以来LPR连降,因此银行的协定存款利率相应也随之下降。但除此之外,不少银行对于市场流动性、投资人对于利率的预期等也在积极调节协定存款利率。其中,流动性风险是影响银行协定存款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银行资金供给有力,则其协定存款的利率也更高;而如果负债超融资风险较高,则银行可能倾向于降低协定存款利率。
协定存款利率的未来,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LPR市场影响力的不断加强,协定存款的利率调整可能也就相对趋于稳定。同时,由于不同银行的调整因素各不相同,不同银行协定存款的利率水平也不一,这为投资者选择合适银行提供了空间,也同时提醒投资者们需具备对银行的风险评估能力。而对于未来存款利率,中央银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未来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将更多地体现出均衡供求、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因此,对于协定存款的利率,我们不妨继续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