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辛弃疾原文翻译(水龙吟·次韵章质夫人瞻帷塞)

辛弃疾作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将领,其诗词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代表着金戈铁马、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作品《水龙吟》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属于精品之中,而且词牌抒情的风格也是独具匠心。下面为大家带来《水龙吟》的原文翻译,以飨读者。 一、题诗叙事
水龙吟,头巾在,霜白十三余。娇鹤一声何满子,荷衣自在裴回路。彩鳞鱼下深红水,绿杨烟外晚凉初。头白鸳鸯俨相并,夜凉庭院小沉璧。
首先,辛弃疾在此营造了一个淡雅的自然氛围,将翠竹、螺髻红鸾等景物娓娓道来,使得整个词作更为优美。其次,此段还提到了“头白鸳鸯”二字,可以看出辛弃疾对于自己婚姻不幸的悲痛心情。最后,以“夜凉庭院小沉璧”收篇,寄托了辛弃疾对于亡妻的思念之情。 二、余情咏思
屏山苍翠何萧瑟,万里长城寂寞空。云锁古岩门不动,泉流细草岸明通。归来池苑皆依旧,夜泊渔舟唯海鸥。困起卧看残月上,满庭芳菲著路中。
这一段辛弃疾通过他自己的经历来表达对于江南故土、亲友故乡的怀念之情。在南宋时期,北方的金人占领了大部分中原地区,南宋的朝廷不得不流亡至南方。在这个时期,辛弃疾与许多将领一样,都从故乡疆域被逐,而他却始终没有忘记故土与亲人,将这种深情厚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缅怀恨入骨
哀哉奉使成何事,悔教夫婿觅封侯。世间文章激赏否,零落九茎香不留。韩馥已销魂状白,陆机还把子规愁。管鲍仍从妾底赋,长长门外送行舟。
这一段比较突出辛弃疾的国仇家恨情结。在南宋时期,金人侵占了中原,致使许多将领被迫挺身抗敌。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时代是同时期士人最好的写作材料,因为他们的文字更能烘托出那种波澜壮阔的场景和凄美的情感。辛弃疾写出了半生戎马、半生文章、半生为政的内心,他将自己的荣耀和悲哀交融在词中,表达出对国家领土被侵蚀,对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荣誉的愤懑之情。
以上是本文对于辛弃疾代表作《水龙吟》原文的翻译。辛弃疾在《水龙吟》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于同情、亲情、故土以及国家荣誉的追求和珍惜之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容错过的文学大师之一,辛弃疾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推广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词作在当今的文学领域也一直备受关注和传颂。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