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泣玉原文及翻译,注释(卞和为何泣玉?)

卞和为何泣玉?
一、卞和泣玉原文及翻译
卞和泣玉原文:
淮南王饮酒,醉,使卞和为乐。卞和曰:“君王饮酒,乐而忘忧,臣闻乐乎?”淮南王曰:“善。”卞和曰:“古之乐者,悲歌泣涕,无令节度。臣请歌《广陵散》。”歌曰:
“涟锜弱船,山还水复,惊挽薄衫无语。故人何在,故人何在?问今夕何夕,搴帷为誰作新妆?斗酒相娱,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少年事。”
歌毕,泪如雨下,弦上之音,断人肝肠,凄婉动人。淮南王曰:“君何为泣也?”卞和曰:“臣寒心为皇上泣耳。”
卞和泣玉翻译:
淮南王喝醉了,让卞和来演奏。卞和说:“您饮酒取乐,快乐却忘忧,我听说过音乐吗?”淮南王说:“好啊。”卞和说:“古代的音乐是悲痛哀伤的,让人无法保持秩序。我唱《广陵散》给您听。”歌曲是这样的:
“小船慢慢摇荡,山还是水静悄悄的,阔衫袖慢慢招展。my friend在哪里,就在哪里?问问现在是哪一夜,拉起纱帐给谁装扮?把酒共享,晚上深夜忽然做梦,做梦小时候的事情,小时候的事情。”
歌曲结束时,卞和哭泣着,神情悲伤动人,琴弦声道出了让人心碎的音符。淮南王问:“你为什么哭呢?”卞和说:“我的内心在为您而哭泣。”
二、卞和泣玉注释
1.卞和
卞和(约公元727年—772年),字孟浩然,是唐朝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江南拙落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唐代顾恺之的后人,一出生即被诊断为聋哑,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而是依靠母亲的谆谆教诲和自己的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了一名杰出的艺术家。
2.广陵散
广陵散是中国古代乐曲之一,属于丝、竹和鼓类伴奏音乐,流传于唐朝末期。其曲风凄婉悲怆,被封为“十大古曲”之一。卞和的演唱使这首曲子更加深刻地展现了“古之乐者,悲歌泣涕”的特点。
3.淮南王
淮南王刘安(前179年—前122年),汉朝文学家,是汉武帝的第六个儿子。历史上以《淮南子》而知名。之所以将他和卞和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两人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次神交,淮南王曾经招卞和为幕僚,长期与他为伍。
三、卞和泣玉的启示
1、音乐的魅力
卞和泣玉告诉我们,音乐是一门能够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它既可以使人陶醉忘忧,也可以引起人的共鸣和思考,同时,音乐也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语言,能够让人们沟通和相互理解以及文化交流。
2、文化的传承
通过广陵散这首唐代古乐曲的演绎,我们能够重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薪火相传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也提醒我们,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不断发掘和保护文化遗产,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繁荣。
3、情感的表达
卞和泣玉表达了自己对当时淮南王的心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和情感诉求。通过音乐和歌曲,他将自己的情感与淮南王进行了共鸣并传递出去。这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积极地沟通和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