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进攻列宁格勒百度云(进攻列宁格勒: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

进攻列宁格勒百度云(进攻列宁格勒: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

摘要 进攻列宁格勒: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 前奏:自由市场给德国战争提供了物资保障 1933年,纳粹上台,德国成为一个国家极权制度。这一年同样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峰值,欧洲经济正处于长期...

进攻列宁格勒: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

前奏:自由市场给德国战争提供了物资保障

1933年,纳粹上台,德国成为一个国家极权制度。这一年同样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峰值,欧洲经济正处于长期的大萧条变革期。随着美国实行了新政,保护本国市场和金融体系,各欧洲国家也纷纷对外实行保护主义,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迅速上升,企业陷入资金烦恼,这时德国自由市场开始极力招揽资本家投资。自由市场有政府补贴,限制性较少,税收较少等优点,因此很多资本家渴望在这里获得更大利润。可是,这种投资并没有带来经济增长,只造成企业短期盈利,资本家从德国赚取利润之后,再将资本流向美国和其他国家,使得德国经济状况更加恶化。

这一场景反过来却是帮助希特勒铸就了战争基础。德国必须依赖进口的战争物资进行作战,但是战争物资需要大量的钢铁和粮食,因此德国开始扩展领土和从周边国家大规模抢劫,门捷列夫条约也是如此。然而这种打了补丁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瘟疫,导致的不断战争。

真正的目标:占领列宁格勒

1941年,德国发起巨大规模的“巴巴罗萨行动”,进攻苏联,计划占领首都莫斯科。然而待到同年9月,距离莫斯科还有180公里时,德国军队停滞不前。于是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计划:占领列宁格勒,并摧毁巴尔扎克线路。占领列宁格勒意味着德国可以控制巴尔扎克线路,这是苏联唯一的出路,控制之后便可使苏联处于二分状态,在内外夹攻下,加速战争的结束。

1941年9月8日晚,德国发动第一次炮击,创建了一个灰色的地狱。整个城市的主要建筑物被炸毁,城市的工厂被摧毁,他们失去了主要的工作机会。

绝望抵抗:列宁格勒保卫战

为了坚决抵抗德军侵略,苏联政府要求列宁格勒市民坚决抵御敌人。使得人们只能用最基本的东西生存,粮食和用水问题开始成为城市最大的问题之一,市民们只能靠胁迫,骗术和偷渡进入市中心获取食物。这里不能同时烧火和照明,它看起来黯淡又灰暗。条纹妇女是最健壮的工薪层,估计有210,000名士兵阵亡,女性占主体,16岁以上才能代替逝去的人去工作。据勘验13,428名工人死于饥饿,127,000名士兵在围城期间死亡。冷血的是,德国还对饥饿的民众提出索要条件。

最艰苦的时期从1941年12月到1942年2月,这段时间被称为\"时刻SP-B\"。根据估计,每天袍子集中营的每个作业单位需要的面包重量应超过5.5吨。但是,直到一月末,各个集中营和矿场才能获得每人每天250克的面包配给,月配额是奉旨发放的。这是由于运输线路的受阻和恶劣天气的缘故。随着食品供应的减少,人们的求生状况越来越糟糕,死亡率尤其高,这是人类历史上极端最恶劣的时刻之一。

但是人们没有被征服,他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坚持并继续与德国人作战。到1944年1月27日,苏联解放了列宁格勒,历经900多天的围攻。在这次战争中,德国方面各方面的损失高达300万人。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也是值得铭记的一幕。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