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常识科普 >中国机长豆瓣短影评(燃情中国,感人肺腑——《中国机长》观后感)

中国机长豆瓣短影评(燃情中国,感人肺腑——《中国机长》观后感)

摘要 燃情中国,感人肺腑——《中国机长》观后感 “一个人能否安全降落,不是靠机器、靠甚么神仙,而是靠地面的人们。”这是《中国机长》中的一句话,也是本片的真正主旨所在。从故事的...

燃情中国,感人肺腑——《中国机长》观后感

“一个人能否安全降落,不是靠机器、靠甚么神仙,而是靠地面的人们。”这是《中国机长》中的一句话,也是本片的真正主旨所在。从故事的始末看,电影中不仅道出了中国民航行业的蝉联世界第一,而且更展现了中国人相濡以沫、共同迎难而上的伟大品格。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影片述说了2002年5月14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空难事故。这场事故堪称中国民航正常运行以来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事故。22年前,一场巨大的惨剧,震撼整个社会,但也带给了国人对于安全的深深思考。《中国机长》片中,赫然张贴《重复不愿意、重建不知道》的标语,充斥着对于安全的再次坚守,而且还通过与许多传媒媒体及期刊的合作,进行了整整两年的资料收集和剖析,最后推出了影片。这是位导演牛根生繁忙了两年的缩影,中国机长不仅是一部生动再现空难的电影,更是忠诚的再现和敬意的传承。

聚焦主旨,呈现感人细节

电影中,永远无法忘却的是,制定出出色的应急应对策略和实施协调人员的应急救援队伍,以及给予了所有对外出行有需求的人们充分的保障和帮助。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很多长长的通讯线、离子风暴的天穹、紫外线的山峦等,看得人十分心疼。这些影像是如何描绘出灾难的严峻本质,展示出灾难来临前的内心气氛,同时这些影像也是某种依据,从中我们能够了解声音是 声音吗,灰尘是灰尘吗,比如准确的呼吸声和呼救声、精准的无线电通讯、任务指令的上下左右向度感知,只有这些调控有序的一点一滴,这场事故才有机会不至于艰难重重至今。最感人的细节莫过于董牌和齐发贵的境遇,虽然两个人受伤严重,但不忘回味着曾经飞过的美好时光,彼此之间也有着一份不舍的情感。

国人自信,民航行业强盛

在生死关头,人性的善良、国人的自信跃然银幕。那位请求不再起飞的老人,那位为众和一的机长、工作人员也都是这座国家的缩影。最后的结尾也是这部电影最为感人的地方,中国人自信地挺过一切,再次成就了中国民航的伟大事业。这场感人至深的悲剧,在中国机长的演绎下成为一次感人至极的民族振奋。正是人性的善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良知和民航行业的强盛,亦能极大的激发出我们对于生命的珍视与对于事业的热爱。

总而言之,《中国机长》生动刻画了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拼命工作的场景,恰恰表明了那份不屈不挠的勇气与民航行业无比强大的整体实力。这是一部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看,在事件本身的关切与技术力量的纯,以及诸多瞬间的感人至极之处,这部电影是中国民航行业的一场胜利,是对于中国身为联合国成员之一、人民的品性之一的自信心与底气的表达。今天的中国,正以一种完全崭新的局面在世界舞台上展露着未来的光芒!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