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家对配套费的规定及相关政策情况
配套费,是指在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由开发商向政府提供的多项公共基础设施支出,例如路网、桥梁、排水、绿化等,是房地产项目基建和环保的货...

国家对配套费的规定及相关政策情况
配套费,是指在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由开发商向政府提供的多项公共基础设施支出,例如路网、桥梁、排水、绿化等,是房地产项目基建和环保的货币化补偿。配套费的收取和管理,一直是房地产市场和政府之间的重要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家对配套费的规定,以及相关政策情况。
一、配套费的定义与收费标准
配套费的定义,在《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中已有规定:开发企业应当对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建设有关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实行自行投资、政府提供部分财政资金和以自筹资金等方式相结合的原则。所谓配套费,就是开发企业为筹措同意投资额度以外的其他资金所引入收取的一种费用。
按照《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开发企业应该按照当地政府制定的政策执行,并依照所建房地产项目的类型、地理位置、用途等因素进行收费。配套费款项应当计入企业出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费用中,不能单独计入其他费用或利润。
二、配套费的政策规定
1. 配套费的收取
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比较详细的政策规定,以规范配套费的收取。在2017年修订过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第四章第15条明确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预售(销售)合同中标明所有已确定的收益和成本项目和费用,包括不可变动的和可能变动的费用,应当明确收取的配套设施公共基础设施费用及其计算方式,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明码标价”。
2. 配套费的管理
此外,国家对配套费的使用也有着严格的要求。2007年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土地转让合同应包含基地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建设费用,评估确认、地价款、配套设施公共基础设施费的标准和支付方式等内容。合同中应规定开发企业必须在建设用地免费供应给政府能够用于社会福利设施兴建的土地。而开发企业在从政府处返还土地后,还得一次性缴纳留存土地价款。
3. 配套费的监管
对于配套费款项是否使用,在《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中也有明确规定,开发企业将收取的配套费款项计入企业出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费用中。相关部门还将不定期抽查,并依据收费情况进行监管,加强管理力度。
三、配套费收取的问题及应对
尽管国家很早就规定了配套费的收取和使用方式,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么简单。在很多地方,开发商会将配套费收入自己的账户,利用资金收益,在打“擦边球”的情况下,滥用配套费。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和房地产开发商勾结,私下协商收取各种不规范的费用,干扰正常市场秩序。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各地政府需要加大对配套费的监管力度,遏制房地产企业滥用配套费的行为。其次,要建立完善的配套费使用清单,将配套费用透明化、规范化。第三,还要强化社会监督力量,以公众利益为优先,维护市场正常秩序,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总之,配套费作为房地产项目建设的一部分,在国家的规范下并非一个刁钻的问题。大多数地方规范了配套费的收取,同时也强化了对其使用的管理。如果各方合力,配套费的收取和管理将更加规范和透明,公众对商品房的认可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